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安顺学院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04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的精神,根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高校加快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5〕8号)《关于印发<贵州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通知》(黔党发〔2015〕32号)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黔教规划发〔2017〕184号)文件要求,积极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进一步强化应用型办学定位,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凝心聚力,提升内涵,加快应用型高校建设步伐,特制定本方案。

一、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家有关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围绕“地方性、应用型”这条发展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育综合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核心,以“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依托,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能力为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明确“系统设计、试点先行、重点推进、整体提升”的转型发展思路,坚持试点带动、需求导向、结构优化、资源整合、开放办学的转型发展原则,实现学校转型发展、差异发展、特色发展、集群发展、优长发展,为贵州省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以及安顺市“一二四”攻坚战等重大任务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在贵州高等教育体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为有位,实现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转型发展的建设目标

按照“系统设计、试点先行、重点推进、整体提升”的转型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通过改革、建设和发展,在学校治理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转型工作以4年为建设期,到2021年,将安顺学院建设成为办学定位清晰,治理结构基本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合理,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有效,“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凸显,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际合作为主体的开放办学格局基本形成,自身办学特色更加彰显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三、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学校将大力推进明确办学定位、完善治理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11个方面的主要任务,转变办学理念,完善办学机制,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内涵,实现转型发展。

(一)明确办学定位

1.办学基本定位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办学层次定位

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

3.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全面发展,适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具有较强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4.学科专业定位

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全省“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为主线,围绕安顺市“一二四”攻坚战,紧扣全域旅游、军民融合、脱贫攻坚、山地特色农业、生态建设、新型城镇化等重大任务,秉承特色发展的理念,扬长避短,持续推进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大力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契合度高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力争建成若干个在省内处于优势的区域一流学科和区域一流专业。

5.师资队伍定位

通过“外引内培”,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引进、培养、考核与激励机制,着力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双能型”高素质教师队伍。

6.服务面向定位

充分利用安顺市区位优势及黔中经济区和贵安新区发展的便利条件,形成“立足安顺、服务贵州、走向全国”的服务定位,为地方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7.发展目标定位

坚持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之路,努力把安顺学院建设成为西部知名、省内前列、人民满意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大学。

(二)完善治理结构

1.治理体系建设

(1)根据《安顺学院章程》的要求,建立安顺学院理事会,规范决策程序,搭建地方、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治理的平台。

(2)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参与发展规划、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具体工作。

(3)整合现有资源,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鼓励各校属二级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积极探索行业企业共建专业学院工作。

2.制度体系构建

(1)以《安顺学院章程》为核心,积极推进学校制度“废、改、立”建设,建立健全有行业、企业参与的学校治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科学研究的新机制和管理制度,形成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体系。

(2)根据转型发展的目标导向,完善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各校属二级学院权责利分配,改革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学校各职能部门、各校属二级学院自我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

3.治理能力提升

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安顺学院章程》为核心,以管理重心下移为重点,以管理部门转变职能为关键,以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鼓励各校属二级学院大胆改革、创新实践、特色发展,推进安顺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同时,加强教师培训和干部培训,建成一支能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管理、教学、科研队伍,提高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执行力。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准确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结合学校实际以及本科教育内涵和增强职业技能的双重特点,使人才培养目标既达到本科教育要求的学业标准,又具备应用型人才要求的专业素养,既达到高等教育要求的基础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又达到企业行业所要求的职业岗位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把学生培养成集理论、技能、创新、职业于一身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修订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群建设为基础,以主导专业和核心课程建设为龙头,构建以市场需求、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体系为主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让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机制。同时,重构课程体系,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就业求职需求为目标,构建“模块化”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由“知识输入”向“能力输出”的转变。

3.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1)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以岗位对接为目标,面向就业求职和实践,选定并重点讲授有利于学生就业求职发展的核心性、基础性的课程知识,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德教育,并及时引入课程改革和研究的最新成果,吸纳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等新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体现专业性,注重基础性科学性、实践性。

(2)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生由“课堂被动接受”逐步引导为“全过程主动参与”,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

(3)在教学形式的改革方面,为强化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将相关课程的一人授课调整为双师或多师授课,即将具有行业背景的专门人才请进课堂为学生授课或将一些课程部分学时或全部学时放到实际用人机构中完成,到2021年专业教育课程一线教师授课比例不低于20%。

(3)在考核方式的改革方面,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推行“模块考核、过程考核、多样考核”,变终结考核为过程考核,变一次考核为多次考核,变封闭考核为开放考核,变学校考核为校企结合考核,以能力为核心,将知识、能力、素质考核融为一体,突出考核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4.推进学分制改革

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积极推进大类招生改革和学分制改革,增加选修课程门数,使学分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提高课程选择自由度,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学习进程和任课教师的需求。健全与学分制配套的制度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际合作,推动跨校学分互认。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允许休学创新创业。

5.建立多元育人模式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实施专业、教学、科研育人一体化。打破院际、学科、专业界限,实现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探索校地、校企、校所、校校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平台。突出就业导向,依托师范专业认证、工科专业认证等,实施“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双证融合培养。加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推进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制度安排,搭建学生创新平台。

(四)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1.完善“双师双能型”人才引进发展机制

(1)拓宽“双师双能型”人才引进渠道。积极从行业、企业引进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术造诣深、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人才作为专业带头人,每个专业群至少引进1名,到2021年形成一支具有应用型特质的专业带头人队伍。

(2)争取省市政府政策支持,对没有硕士以上学位但行业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3)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和学术氛围。充分尊重和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在人力、物力、财力、教学、科研、实验(实训)、对外交流等方面大力支持其开展学科专业建设,为其提供发展事业、施展才华的良好工作环境。

2.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计划

(1)制定“双师双能型”教师年度培养计划。每个专业每年选派5%-10%的专业教师前往行业一线进行为期不少于3个月的挂职实践锻炼和技能学习,每位专业教师至少有1年行业教育与服务经历。

(2)搭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多渠道、多层次培养平台。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共同发展机制,通过企业挂职锻炼、参与地方企事业科技研发、参加国内外访问学者、课程进修、行业技能竞赛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师行业技能培养,到2021年,“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争取达到30%。

(3)建立教师分类评价制度,将评价应用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和目标考核倾斜,评价结果与绩效分配、职称评聘挂钩。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激励机制,每年对照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展开评定,奖优罚劣。

3.发挥行业企业外聘教师作用

(1)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外聘教师,纳入教师管理,享受相应待遇,到2021年,教师队伍中外聘教师比例达到10%。

(2)拓宽外聘教师作用发挥的范围,使其通过师徒传承、专题讲座、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形式承担教学任务。

(3)改善外聘教师待遇,对教学工作考核优秀的外聘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为专业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外聘教师给予专项奖励。

(五)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1.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1)坚持需求导向,强化重点建设,立足长远,优长特色,紧紧围绕学校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合并重组,逐步形成有利于彰显优势学科特色、有利于催生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有利于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格局。

(2)立足安顺,结合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需求,围绕安顺市“一二四”攻坚战,紧扣全域旅游、军民融合、脱贫攻坚、山地特色农业、生态建设、新型城镇化等重大任务,秉承特色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契合度高的应用型学科专业,逐步构建与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适应的,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

(3)服务贵州,围绕学校建设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全省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为主线,与省内其他院校形成差异发展优势,扬长避短,持续推进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计划,力争建成若干个在省内处于优势的区域一流学科和区域一流专业。

(4)走向全国,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 “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为主线,积极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突出特色和亮点,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5)积极推进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建立专业评估标准及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完善专业预警、退出机制。

2.培育对接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专业群

结合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以及对接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需求,按照“办精、办细、办特”的思路改造原有传统学科专业、发展现有特色学科专业,通过产教融合积极培育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以及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需求契合度高的专业群建设。

(1)整合资源,强化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师范类专业群建设,办精办特师范教育,探索师范生培养新模式。

(2)加强服务地方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发展的旅游、农学、信息工程、环境工程、数据科学、材料等专业群建设力度。

(3)围绕地方社会发展,建立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人文艺术类专业群,增设面向现代服务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型专业,探索按照产业、行业、企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要求设置专业并推动专业建设。

3.积极推进区域双一流建设

围绕贵州省统筹推进区域双一流建设的总要求,以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方向,重点满足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大教育、全域旅游、城镇化建设、军民融合等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一批省市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师资团队、一流平台。

(六)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

1.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1)开展模块化课程改革。根据大类招生“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遵循“学科导向专业导向转变,知识输入向能力输出转变”的应用型课程改革理念,积极探索建立“全校通识课程+学科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开放选修课程”的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首先根据人才培养定位,以专业能力的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能力培养要素;其次,根据能力要素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的要求,确定对应的支撑知识点;最后,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由相关联的能力要素对应的知识点及知识应用组成模块,构成整个模块化课程体系。由此实现教学范式从“知识输入”向“能力输出”的转变,实现学生能力与产业、行业、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2)开展模块化课程设计。课程模块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或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参与能力培养方案及课程模块的设计,将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和新要求纳入课程建设,丰富完善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形成专业教学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相融通的课程体系。

(3)推进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根据教学模块要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开展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根据岗位技能要求指导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由来自行业、企业的外聘教师与学校专任教师合作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使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更加贴近实际

2.加强核心课程建设

围绕专业群和专业建设核心课程,以核心课程的改革推动其它课程的改革;同时,加强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有效发挥核心课程的带动辐射作用。

3.开发能力本位的课程教材

加强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教材开发建设,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开发能力本位的优质教材;聘请行业、企业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与学校专任教师合作编写专业课程教材,结合专业新技术、新工艺编写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就业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前沿教材;通过课程资源库的开发和利用,选用和编写一批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配套教材。

(七)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1.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政府支持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工程实践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2)利用学校自身资源,引进企业投资建设生产培训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与学校共同管理、共同使用、共同受益,以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深化校企合作。

(3)拓展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努力实现学生带薪实习以及实习就业一体化。到2021年,力争每个专业群建立1个以上与知名企业合作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加强现有实习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根据专业群转型发展需要,整合现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专业群内部、专业群之间的资源共享。

(5)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校外实习实训和假期实习制度,提高实习实训学时占专业总学时的比例,确保实践教学时间累计不少于一学期(18周),第二课堂训练不少于30学分。

2.改革实习实训教学内容

(1)按照就业岗位能力发展要求改革实习实训教学内容,加大课内课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分层次、有重点、有目标地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习与实训相结合、通用岗位能力与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覆盖学生学习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2)按照先进企业生产过程要求,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对接。将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引入教学体系,结合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等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生产、事业单位工作程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八)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主要教学环节均有明确的质量要求,质量保障目标清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建立教学过程质量常态化监控机制,定期对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定期对校内外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推动学生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九)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平台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能力为核心、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推动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建设

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建立创新创业质量检测及跟踪制度,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

建立并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队伍和创新创业导师库,建立相应考核、评价制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教师带领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

4.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立足“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拓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核心内涵,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教育,加强相关专业课程建设,充分发挥专业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开发学科前沿、研究方法、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5.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

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等。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保障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与一个创新创业项目,营造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设立创新创业中心,设立创新创业基金,重点支持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学生创立小微企业提供良好的孵化条件和环境。

6.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学校相关部门积极运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建立服务大学生创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便捷实用的政策咨询、信息查询、智能提醒和沟通协办等服务。学校建立全方位、阶梯型、专业化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办公场地、孵化平台、市场对接等便利条件。

(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1.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完善机制,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为地方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研究和重要技术支撑,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把学校建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重要基地。

2.发挥自身优势, 走多样化服务之路

发挥学校理工农类学科专业优势,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在大数据、山地特色农业、生态环境、化学化工、食品安全、新型城镇化等行业企业中形成一批科技创新战略合作伙伴,创新合作机制,共建科技创新研究平台,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发挥学校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优势,在全域旅游、基础教育、地方民族文化传承、文化遗产发掘保护方面,加大与政府部门、相关行业合作,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创新运行机制。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全方位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

3.完善科研激励机制,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

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科研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师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对行业、企业服务项目的支持力度。根据地方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广泛开展人员交流,合作研发,合办科技创新机构等,形成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使学校与行业、企业在科技合作中互相促进、互惠共赢

4.加强各级各类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紧密结合地方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各级各类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依托校企合作,增强学校应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5.做好科技中介服务, 促进校企合作成果转化

做好科技信息服务,及时准确地向行业、企业推荐学校教师的科技成果, 同时将行业、企业的技术需求反馈给学校教师, 为高新技术科技成果的转化牵线搭桥,使“学校—行业企业”的科技研究、开发、转化链条不断延长,提升学校为行业、企业服务质量, 切实帮助行业、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行业、企业的生产力水平。

(十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1.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空间

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进一步推进与现有国(境)外友好合作院校的友好合作,不断拓展新的合作领域,采取组团出访、教师出国研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吸引外资共建实验室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务实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与国(境)外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进行对接,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学习引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标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优质教学资源,丰富学校办学内容和层次,提升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水平。

2. 鼓励教师赴国(境)外研修学习

鼓励教师参加公派留学,支持教师赴国(境)外研修,进一步增加具有国(境)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比重。同时,加大专任教师的国(境)外研修力度,从国际交流专项经费中拨专款对专职教师国(境)外研修提供重点支持。

3. 鼓励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

积极拓展与国(境)外大学进行学生交流的合作项目,继续推进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项目,争取更多机会派遣更多学生出国出境学习,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适应力。

四、转型发展的实施保障

(一)组织保障

1.成立学校转型发展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其他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转型发展工作,负责审定学校转型发展工作方案,研究、决策、处理转型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学校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转型办)。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处理转型发展工作日常事务,协调各牵头部门、各校属二级学院开展转型发展工作,督促各阶段转型发展工作任务的落实。

2.成立二级学院转型发展工作组

各校属二级学院成立由院长、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的转型发展工作组,全面负责本学院的转型发展工作。按照学校要求,在学校转型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学校转型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制订本二级学院转型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并按学校要求组织开展工作。各校属二级学院转型发展工作组人员组成名单报送学校转型办备案。

(二)制度保障

1.建立健全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规章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规章制度,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流程,推动学校的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和依法管理,形成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有章必依、违章必究的管理环境。

2.建立转型发展任务考核评价机制

加强转型发展任务落实管理,建立转型发展任务责任制,落实转型发展任务问责制,学校将与各责任单位签订转型发展任务书,将转型发展任务落实完成情况纳入各二级单位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

(三)经费保障

1.设立转型发展专项经费

从2018年起,安顺学院将在每年的预算中设立转型发展专项经费。学校将努力争取国家、省、市资金支持,积极向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争取专项经费,积极拓展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加强与行业、企业互利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学校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全力助推学校转型发展稳步推进。

2.切实加强经费管理

坚持艰苦创业,勤俭办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建立与学校转型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加强经费管理,执行财经纪律,优化经费预算方案,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提升经费管理效益和管理水平。

五、转型发展的进度安排

按照“系统设计、试点先行、重点推进、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转型发展工作以4年为建设期,分4个阶段推进实施。

(一)系统设计 确定方案(2017年底至2018年3月)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转型发展工作领导机构,组织开展转型发展学习考察和转型发展大讨论,确定学校转型发展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案,学校制定《安顺学院转型发展工作方案(2018—2021年)》。

(二)试点先行 探索经验(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

坚持试点先行的工作思路,以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为核心,遴选2-3个专业、学科为试点,配套相关转型措施,力争到2019年初,初步完成试点单位的转型任务,适时进行经验交流和经验总结,发挥试点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其它单位和其他方面的转型发展建设。

(三)重点推进 全面突破(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

根据转型发展工作方案的部署,以各二级学院为依托,以明确办学定位、完善治理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重点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工作,到2020年底,学校转型发展工作任务实现全面突破。

(四)优化完善 整体提升(2021年1月至2021年底)

在学校转型发展工作重点推进、全面突破的基础上,对各项转型发展工作任务进行验收和总结,继续优化完善、巩固提升,将安顺学院建设成为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清晰、治理结构基本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合理、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有效、“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凸显、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开放办学格局基本形成、办学特色更加彰显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