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高教研究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构建教师教育“四维联动”实践教学体系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15 浏览次数:


实践教学历来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难点,也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热点。近年来,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受到高度关注,国家先后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和《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等重要文件,要求加强相关领域的教育改革。如何突破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不断提升未来教师的岗位胜任力成为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在此背景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依托,积极探索构建全程性、开放性、研创性、协同性“四维联动”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以整体优化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效能。<?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全程性重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内容

学院打破传统教育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在时间上进行“前置”与“延伸”,从大一起即开设独立的实践课程,并将其贯通于师范生4年学习的全过程,使师范生在4年学习中始终能置身于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持续深化对岗位的理解和技能训练。

一是健全校内实训课程体系。从第一年至第4年螺旋式开设“仪态与表达”“中华教育经典选读(答辩)”“西方教育经典选读(答辩)”“儿童游戏创编”“GSP素质拓展”“特色工作室”“数字教学资源设计”等独立实训课程,对接未来岗位逐渐强化师范生仪态、表达、游戏创编及特长技能等方面的训练。

二是创新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学院依托重庆市首批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打破师范生毕业前一次性集中实习的传统模式,重点探索了“四年一贯递进式”校外实践教学:第一年为“见习”,即看看教师怎么做;第二年做“助教”,即帮着教师“做一做”;第三年“试做”,即试着自己“做一做”;第四年“顶岗”,即能够自己独立做。新生自入学第一学年起,就置身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之中,每年到基地校进行为期两周的体验式学习,全程接受基地教师的指导,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实现浸润式、渐进式成长,以便在第四年达到相对成熟的顶岗实习能力。

开放性创设教师教育多元实践平台

学院打破原有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封闭性、结构化组织形式,在空间上打通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以项目实践为主要形式创设了两大多元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灵活、多元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团队、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学习速度,在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中实现个性化发展。

一是“GSP”素质拓展平台。学院以GSP综合能力(G为通识能力general abilities、S为学科能力subject abilities、P为专业能力professional abilities)为导向,将第一课堂专业学习延伸至第二、第三课堂,由专业教师指导,统整相关活动资源,围绕“师范生技能竞赛、学生社团自主学习、社会工作与实践服务”三大模块开出菜单式的专业活动,学生必须跨模块选择参与项目,累计达到学分后才能毕业。其中,师范生技能竞赛构建起了班级、院级、校级、市级和国家“五级一体”的技能竞赛体系;学生社团自主学习平台组建了文学、艺术、音乐、体育、心理等各类学生社团;社会工作与实践服务平台设置了干部任职、助教锻炼、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和教改科研等相关项目。经过近5年的持续建设,小学教育专业每年可为师范生提供50项左右的技能活动菜单,同时建成44个学生专业社团,从而以网格化的项目设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发展的可能,使师范生全部具有GSP活动经历的同时,还可以自主选择发展的方向,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能力发展。

二是特色工作室中心。小学教育专业围绕学校服务“0—12岁儿童发展”的办学定位,以开放性教学的形式建设了“‘贝根’儿童启蒙教育工作室中心”,该中心下设儿童礼仪、儿童语艺、儿童剧编创、儿童教玩具开发、儿童数理逻辑思维发展、儿童心理健康等20余个特色工作室。工作室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予以学分保障,在教学组织上实行导师制,由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结成教学相长的共同体,并由导师带入特色项目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学。经过持续建设,特色工作室中心已成为培育教师专业发展优势领域、学生个性发展优势特长的重要平台。近5年,工作室成员先后有530余人次获得市级以上各类专业技能奖项,同时先后承接行业横向课题50余项,为30余所小学承担了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改革及特色项目推广的咨询服务。

研创性促进教师教育学术创新实践

学院打破了教师教育实践教学重技能、轻研创的传统,依托工作室学分保障,鼓励导师将学术研究、行业研发及创新创业3个领域的特色项目引入实践教学,激活了本科师范生的研创热情,也提升了本科师范生的研创能力。

一是学术研究。学院围绕儿童启蒙教育及启蒙师资的创新性培养,鼓励工作室导师指导学生申报课题,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并发表成果。

二是行业研发。学院与教育行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将行业横向课题引入工作室的研发教学中,通过行业研发提升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是创新创业。激励工作室导师将行业研发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项目,聘请行业优秀人员担任创新创业导师,改变了以往师范生创新创业训练较为薄弱的

 

扫码关注我们